11月21日下午,学校召开教学督导工作会议,学校副校长张红、系部督导工作负责人与秘书、质量监管办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会议由质量监管办主任王珊主持。
会上,王珊通报开学以来教学巡查与课堂听课情况,反馈当前教学常规、课堂组织把控、教师责任心和学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同时提出学校督导工作模式从“督”向“导”转变,听课覆盖面从“面面俱到”向“由点及面”转变,聚焦重点,加强教学评价和辅导;她结合《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复核工作指引》及专家培训讲座的内容,介绍学校教学诊改工作进展,并对2018年度各系部自我诊改分析报告进行逐一点评,布置下一阶段系部(学院)教学诊改工作任务。质量监管办副主任韩继红从意义、开展情况和下一步计划等三个方面,介绍第五届优质课、第一届示范课评选工作进展情况。与会人员围绕督导工作模式改革、教学诊改工作、优质课与示范课评选等内容进行了研讨。
张红作总结讲话。她肯定了大家在督查引导、教学诊改过程中做出的努力,并提出三点工作要求:第一,加强教学常规。对照学校巡查听课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各系部(学院)要进一步分析研究问题,有针对性地加强教风学风,规范教学常规,督促任课教师提升责任心、增加课堂教学投入精力;要鼓励教师更多将教学改革研究成果应用于课堂,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第二,转变工作模式。学校层面督导工作要发挥引导作用,重点研究不同类型课堂教学评价指标体系;各系部(学院)督导组要发挥教学质量监控的主体作用,做到巡查听课全覆盖,督导评价要做到科学、合理、有信服力。第三,持续推进诊改工作。各系部(学院)诊改工作负责人应该加强诊改工作研究,明确诊改工作理念,熟悉了解各层面诊改工作机制,加强前后工作衔接,带领系部(学院)推动诊改工作;诊改工作是一项常规工作,质量改进螺旋也可以用来诊断日常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团队建设等工作,各系部(学院)要对照教育部诊改工作复核指引的要求,做好诊改工作复核准备,进一步提升诊改工作成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