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导动态
学院召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协调会
访问量:0 | 发布日期:2017-01-12

1月10日下午,学院召开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协调会。学院领导班子,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系(部)主任共30多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张红主持。

会上,教学督导室主任陈海忠解读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制度出台的背景,他从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构建诊改工作体系、诊改运行、保障措施、诊改工作进程表等方面介绍了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实施方案》。教学督导室副主任韩继红对照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项目参考表(讨论稿)》进行了认真解读。

    张红宣读了《关于成立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领导小组的通知》,她要求各系(部)要尽快成立系部层面、专业(课程)层面的诊改工作组织,将诊改工作研讨作为2017年一项重点教研活动;各职能处室要把准时间节点,做好工作规划,根据学院诊改工作方案的安排部署,加强制度建设,设计好工作流程。
    学院院长陈德泉阐述了“诊改”的背景和政策依据,他认为开展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是教育部、省教育厅落实管办评分离的重要举措,是不断完善内部质量保证制度体系和运行机制、持续提高学院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和制度安排。他对诊改工作提出了以下要求: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学院上下要高度重视诊改工作,树立“诊改决定学校质量、学校质量决定学校发展、学校发展决定师生发展与幸福”的意识,树立各部门、全体教职工都是责任主体的思想,要把诊改工作纳入各部门工作目标考核之中;2、积极创新、加强协同。各部门要围绕学院《实施方案》和任务分解制订工作计划和工作进度表,并认真组织实施,务必做到全员参与、全面梳理、全过程进行自主诊改。各部门要加强协同配合,要结合诊改要素和自身工作特点大胆创新;3、树立全面质量意识。全体教职员工要将诊改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形成人人重视、人人创造、人人享受质量的工作氛围;4、加强领导、严格问责。各部门要成立诊改工作组,尤其是系部要按照方案要求与教育厅复核要求,认真梳理和总结材料。对于不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和诊改工作落实不力的部门与工作人员,要实行问责。
 最后,学院党委书记劳赐铭作了总结讲话,他强调了诊改工作的意义,他认为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是学院优质校平台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学院提高办学质量、推进“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有序落实的重要抓手。他对诊改工作提出了三点要求:第一,思想上高度重视,加强学习,提高责任意识。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工作是一项需要持续推进的常态化工作,大家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将诊改工作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质量提升有机结合,加强对诊改规划、实施方案的学习和研究,加强诊改工作落实;第二,将诊改工作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提高工作水平。诊改工作要与日常工作有机结合,要建立“目标-标准-运行-诊断-改进”质量螺旋递进的常态化自我诊改机制,在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等不同层面健全监控与评价反馈机制。通过考核评价,落实“诊断”与“改进”,重点评价目标达成度和工作成效,对发现的问题逐级落实整改,并将整改情况纳入下一阶段的评价重点,提高工作水平;第三,实行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参与,提高工作实效。要建立以系部为质量生成核心,纵向“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五系统支撑的组织架构。引入顾客满意度理念,逐步建立完善多元化评价机制,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质量文化,从而提高学院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总之,诊改工作事关学院整体内涵提升,全院上下要找准薄弱环节尽快改善改进,营造良好健康的发展生态。
关闭窗口
栏目导航

 

 

友情链接